(一)鉆孔植筋施工技術方案:定位→鉆孔→清孔→鋼筋處理→配制錨固膠→植筋→養護、保護→檢驗。
1.定位
根據設計要求,標出鉆孔位置和類型。若基材上有鋼筋,可適當調整鉆孔位置,但應全部種植在剪力墻分布筋內側。挖防滑孔,在植筋的標記點用鑿子打小孔,防止鉆孔時鉆頭滑動錯位。
2.鉆孔
鉆孔類型為沖擊鉆孔。鉆孔一般應垂直于混凝土構件平面,坡度不大于8度(離樓板太近無操作空間或特殊要求的除外),鉆孔深度為15d(d為鋼筋直徑)。鉆孔時,進度不宜過快,以免鉆頭發熱影響鉆孔周圍混凝土的強度。鉆孔時,若原結構中的主筋或箍筋需要移位避讓,請征得監理和設計同意后方可移位。
3.孔眼清潔
清除洞里的灰塵。鉆孔過程中,灰會堆積在孔內,特別是向下鉆孔時,灰不容易跑出來。要經常清洗,否則會燒壞鉆頭,燒壞鉆頭。本工程采用吹風機高壓沖洗的方式進行清孔。鉆孔后,檢查孔深和孔徑,用壓縮空氣將孔內粉塵吹出,然后用刷子刷孔壁,再用壓縮空氣吹孔,如此反復3∽5次,直至孔內無粉塵碎屑。灌膠前,孔壁無灰塵、油污和有機雜質。
4、鋼筋加工
鋼筋的長度應根據圖紙的設計要求進行切割。焊接外焊鋼筋時,應先焊接鋼筋,再植筋。如需后期焊接,焊點與基材混凝土表面的距離應大于15d(d為鋼筋直徑),并用冰水浸泡過的濕毛巾包裹鋼筋外露部分的根部,即后期焊接的鋼筋最小長度應為:孔深+焊接長度+15d,以免焊接時的高溫影響膠的強度。鋼筋表面處理:用電動鋼絲或手動鋼絲刷清除鋼筋表面的銹蝕,用丙酮或酒精清除鋼筋表面的油污和灰塵。
5.錨固膠的制備
植筋膠有兩種,一種是筒式植筋膠,由A、b兩種組份組成,配膠應采用機械攪拌,攪拌器可由電錘和攪拌齒組成,攪拌齒可由電錘鉆頭端部焊接的十字形φ 14鋼筋制成。少量細鋼筋可用于人工攪拌。取一個干凈的容器(塑料或金屬盆,無油、水、雜質)按配比用稱重儀混合,用攪拌器攪拌10分鐘左右,直至A、B組分混合均勻。攪拌時,最好同方向攪拌,盡量避免氣泡。
6.植入鋼筋。
按設計要求配好加固膠后,人工上膠,填充2/3孔深。將加工好的鋼筋植入填有結構膠的孔中;手動插入法:將鋼筋插入孔中。因為結構膠有一定的濃度,所以無法一次性插入底部。采用反復拉、插或旋轉的方法,直至鋼筋插入眼底(注意有時插入底部后會反彈,應防止)。鋼筋居中:由于鉆孔直徑大于植入鋼筋直徑,植入鋼筋可能不在中心。在孔口處用石塊支撐定位,然后用硬膠封孔,起到固定的作用,防止孔內的膠水流出孔外。
7.固化和保護
固化時間是指結構膠的硬化時間,但膠的強度只達到設計強度的40%-60%。當溫度為20℃時,大約需要48小時才能達到設計強度。所以一般要求用結構膠錨固鋼筋。施工完成后,根據環境溫度一般需要48小時后才允許施力。結構膠未固化前,應對錨筋進行保護,不得晃動和碰撞錨筋,并派專人現場保護。
8.質量檢查
測量鉆孔中露出鋼筋的長度,確定埋入鋼筋的深度(現場詳細記錄)。測量鋼筋的位置、型號和直徑規格是否有誤(做好記錄)。應進行拉拔試驗,試驗結果應得到監理工程師的認可。種植深度允許偏差+20mm,垂直度允許偏差±5°。本項目應進行無損現場檢測。檢驗和評定應按《混凝土結構后錨固技術規程》附錄A進行,抽樣檢驗應采用隨機抽樣方法。以同規格、同型號、基本相同部位的植物鋼筋為一檢驗批,檢驗數量按每批總數量的1‰計算,且不少于3個。
歡迎來電免費咨詢:
公司地址:廣州市天河區中山大道1023號豐奭商貿大廈8412 |
業務咨詢:18988995651 聯系熱線:400-616-5928 電子郵箱:3492455067@qq.com |